专访周宏灏院士——个体化用药
时间:2012-11-13 10:50:52 来源:三济生物 点击:
由于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为人类攻克疾病开拓了许多未知的领域,随之而来的个体化医学正如朝阳医院喷涌向上,蓬勃发展,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1世纪初,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出现了大量的新兴“组学”。其中,药物基因组学继承了“遗传药理学” 60年的积累,成为最有希望在临床应用的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周宏灏,在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应用上具有很多开拓性贡献,下面是周院士的一些独到观点。
问:从21世纪伊始,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社会对攻克疾病尤其是肿瘤都寄予了很大希望。但时隔十年,目前的医疗发展远没有获得预期的进展。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周院士:人类基因太复杂了,像天书一样浩瀚。要完全解开人类30亿个碱基构成的3万个基因,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确实为我们打开了更多科学的大门,许多新的交叉学科纷纷诞生,包括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是其中发展最深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的基因变异而导致对药物的不同反应,相对简单地运用已知的基因理论和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临床,以改善病人的用药治疗。它以药物疗效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人体各种基因突变以及蛋白质代谢与药物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问:您如何看待我国的药物基因组学和个体化医学的发展现状?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有多大?
周院士:我本人从事遗传药理学研究有30年的时间,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末期开始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我认为,我们国家目前药物基因研究位列世界领先队伍中。其中有两大决定因素。一是国家重点药物基因组学的研发。我最早参与了药物基因个体化研究项目课题的设计,从“九五” 计划至“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建立了多个重大专项,投入了超过4亿元研究经费全力支持。“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了要发展个体化医学。中国药理学会专门成立了药物基因专业委员会,建立了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其二是集国家之力聚精英人才,形成中国特有的研究模式。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就曾表示,药物基因组学很好地支撑了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也形成了我国药物基因组学的一个特色。
不足之处在于,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目前绝大多数临床医生在学校里,都没有深入学习过分子生物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应用方面还需要大量的继续教育工作。而且,需要将药物基因研究的结果,在临床进行大规模验证。再者,需要产学研的整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服务与临床。在这方面,三济生物带了个好头!
问:美国和欧盟的药物管理当局已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制药公司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的新药开发。有人认为,对某种疾病分型将减少药物的适用人群;也有人担心用药之前进行基因检查是自找麻烦,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周院士:在治疗用药之前,先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可以提高患者个体化用药的准确性。临床药理研究的是药物在人体内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的过程,以及药物在作用位点上是否能起到治疗作用。比如,临床使用的额肺癌靶向治疗用药易瑞沙,治疗前,必须检测EGFR基因。只有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患者,才可能有效;给没有突变的患者使用,不仅浪费了 十几万块钱,而且耽误了病人。另一个例子是硫唑嘌呤,在部分人群中,只能使用1/10的常规剂量,否则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将会大大增加。这就是药物个体化治疗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变的最好的例子。
问:您刚才提到的药物使用的剂量问题。99%的西药是外国公司研发的,常规剂量是依据白种人的身体情况而制定的。您认为,以体重为衡量标准的剂量使用方法还能不能用?我国在个体化用药事实上该关注什么?
周院士:体重决定用药量的问题最早提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我在90年代经过深入研究已经推翻了这一说法。基因突变引起的蛋白质功能变化,在不同种族之间是一样的。但种族差异,体现在某个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在人种间有很大差异。不仅是白种人、黄种人和黑人之间用药剂量要不同,同为黄种人的中国、韩国和日本之间也有差异,不可轻视。比如:卡马西平这个药物治疗癫痫,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大面积的皮肤坏死。研究发现,HLA-B*1502基因变异与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有重大联系,相关性达到20000倍。而这个基因变异在亚裔,尤其是中国人发生率较高。在白种人是零,在日本人也是零。
个体化药物治疗有两个方面,即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比如年龄、性别以及患者的基因型,量体裁药,为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种类、药物剂量。起到最大的治疗功效。另一方面,是通过基因检测,甄别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不使用某种药物。我认为,个体化用药是个体化医学的重中之重。在肿瘤治疗领域已经获得成功,在心血管、抗凝、类风湿、神经精神、糖尿病等领域正在蓬勃发展。将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成果,由临床医生进行验证,进而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将临床发展反馈给基础研究,这样才能相互促进。而这,就是转化医学的实质。
来自科技日报2012年9月17日刊
问:从21世纪伊始,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社会对攻克疾病尤其是肿瘤都寄予了很大希望。但时隔十年,目前的医疗发展远没有获得预期的进展。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周院士:人类基因太复杂了,像天书一样浩瀚。要完全解开人类30亿个碱基构成的3万个基因,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确实为我们打开了更多科学的大门,许多新的交叉学科纷纷诞生,包括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是其中发展最深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的基因变异而导致对药物的不同反应,相对简单地运用已知的基因理论和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临床,以改善病人的用药治疗。它以药物疗效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人体各种基因突变以及蛋白质代谢与药物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问:您如何看待我国的药物基因组学和个体化医学的发展现状?我们与国际上的差距有多大?
周院士:我本人从事遗传药理学研究有30年的时间,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末期开始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我认为,我们国家目前药物基因研究位列世界领先队伍中。其中有两大决定因素。一是国家重点药物基因组学的研发。我最早参与了药物基因个体化研究项目课题的设计,从“九五” 计划至“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建立了多个重大专项,投入了超过4亿元研究经费全力支持。“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了要发展个体化医学。中国药理学会专门成立了药物基因专业委员会,建立了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其二是集国家之力聚精英人才,形成中国特有的研究模式。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就曾表示,药物基因组学很好地支撑了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也形成了我国药物基因组学的一个特色。
不足之处在于,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目前绝大多数临床医生在学校里,都没有深入学习过分子生物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应用方面还需要大量的继续教育工作。而且,需要将药物基因研究的结果,在临床进行大规模验证。再者,需要产学研的整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服务与临床。在这方面,三济生物带了个好头!
问:美国和欧盟的药物管理当局已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制药公司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的新药开发。有人认为,对某种疾病分型将减少药物的适用人群;也有人担心用药之前进行基因检查是自找麻烦,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周院士:在治疗用药之前,先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可以提高患者个体化用药的准确性。临床药理研究的是药物在人体内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的过程,以及药物在作用位点上是否能起到治疗作用。比如,临床使用的额肺癌靶向治疗用药易瑞沙,治疗前,必须检测EGFR基因。只有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患者,才可能有效;给没有突变的患者使用,不仅浪费了 十几万块钱,而且耽误了病人。另一个例子是硫唑嘌呤,在部分人群中,只能使用1/10的常规剂量,否则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将会大大增加。这就是药物个体化治疗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变的最好的例子。
问:您刚才提到的药物使用的剂量问题。99%的西药是外国公司研发的,常规剂量是依据白种人的身体情况而制定的。您认为,以体重为衡量标准的剂量使用方法还能不能用?我国在个体化用药事实上该关注什么?
周院士:体重决定用药量的问题最早提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我在90年代经过深入研究已经推翻了这一说法。基因突变引起的蛋白质功能变化,在不同种族之间是一样的。但种族差异,体现在某个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在人种间有很大差异。不仅是白种人、黄种人和黑人之间用药剂量要不同,同为黄种人的中国、韩国和日本之间也有差异,不可轻视。比如:卡马西平这个药物治疗癫痫,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大面积的皮肤坏死。研究发现,HLA-B*1502基因变异与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有重大联系,相关性达到20000倍。而这个基因变异在亚裔,尤其是中国人发生率较高。在白种人是零,在日本人也是零。
个体化药物治疗有两个方面,即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比如年龄、性别以及患者的基因型,量体裁药,为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种类、药物剂量。起到最大的治疗功效。另一方面,是通过基因检测,甄别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不使用某种药物。我认为,个体化用药是个体化医学的重中之重。在肿瘤治疗领域已经获得成功,在心血管、抗凝、类风湿、神经精神、糖尿病等领域正在蓬勃发展。将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成果,由临床医生进行验证,进而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将临床发展反馈给基础研究,这样才能相互促进。而这,就是转化医学的实质。
来自科技日报2012年9月17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