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医学论坛网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发表的《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指出,国家免疫规划内容不断扩大,目前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通过开展预防接种和爱国卫生运动等防控措施,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白皮书说,免疫规划工作是中国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2007年,国家决定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增加到14种,预防15种传染病,免疫规划人群也从儿童扩展到成人,对于减少传染病发生、保护公众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白皮书说,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麻风病、疟疾等重大及重点传染病患者获得免费药物治疗。截至2011年,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远低于将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以内的目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降至66/10万,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结核病控制指标。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实现疫情控制目标,血吸虫病病人控制在32。6万。率先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消除了丝虫病。
白皮书指出,中国稳步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在国家层面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大骨节病、克山病和氟中毒等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患者显著减少。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指出,中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断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有效控制了传染病流行和蔓延。建立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体系,促进慢性病防治结合。完善妇幼卫生法制政策和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卫生应急能力,有效保护了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张茅说,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事务和区域卫生合作,大力支持国际社会在慢性病、禽流感、控烟、应急等技术领域的工作。履行国际义务,派遣援外医疗队,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无偿援助,开展国际紧急医学救援,为解决当地民众看病就医困难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