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类似内容的电影吗?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过着有着严格管制的规律生活,并且以为人生原该如此。直到有一天,他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离去,一番探索后他发现自己不过只是个在本体需要的时候为其无偿提供器官的复制人……
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经久不衰,除了对人性的思考,也反映了一个跟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的非常现实的问题:移植器官的供给。
目前,对于许多器官病变和衰竭的病人,器官移植手术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可惜的是,等待一个适合自己的捐赠者太过不易。即使是器官捐献网络发达的西方国家,可以得到器官的病人也不足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的1/10。在中国,真正能得到可用器官的病人仅有1/150。就算是得到器官的幸运儿,终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也是十分痛苦的。
人体常常被比作一台精密运作的仪器,要是这台仪器也像其他机械一样,能有后备的零件以供替换那就好了。
“冷器官”时代
为了解决捐赠器官源太过稀缺的问题,科学家们先想到了“人工合成器官”的法子,首先出现的,是机械性人造器官。
其实在很早之前,用木头、皮革、金属等材料制造的义肢就已经出现了,我们现在还能经常看见的海盗船长那销魂的铁钩子假手。到了近现代,科学家们开始考虑制造更加复杂的器官:纺织材料编织的血管、陶瓷和碳纤维打造的骨骼、高分子材料的耐磨关节、电子眼等相继出现,并投入到临床应用中。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当属“冰冷的心”——机械心脏了。机械心脏从部分代替心脏功能、需要外接线路的小零件开始,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到今天,拥有一颗完全植入式钢铁心脏已不是新闻。
不过这些机械器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你仍需要服用一些免疫抑制药物、抗凝血剂,而且要小心提防体内机器的随时罢工。人们不禁感叹:唉,买来的零件终究没有原装的好。
自己修补自己
2007年日本大阪大学教授从心脏病患者的腿部肌肉中,提取了可以发育成肌肉细胞的肌芽细胞,再将其培养成薄片贴附到患者左心室的损伤处。不久之后,患者的心脏供血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与传统的用来源于牛或其他动物的补片修补心脏,这种方法就好比是在划破后的衣服上补上了使用相同面料的原厂补丁,拼接完美,愈后良好,再不用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不过,对于其他器官病变更严重的病人来说,光修补是不够的,他们需要新的健康的器官。生物性人造器官比起前面提到的机械型人造器官有明显的好处,那我们是否能像制造肌肉补片那样用病人自身细胞“养”一个完整的器官呢?
养出一个器官来
如何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一个器官?首先,你要从病人身上取得合适的细胞或干细胞;然后,诱导、培养并扩增他们,以得到足够数量的细胞;其次,你要让这堆细胞在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模仿器官形态的支架上生长;最后,你还要考虑这个器官移植后的供养情况以及它和血管、神经系统的关系。
研究者们首先在膀胱这一构造较为简单的器官上取得了突破。研究人员从7名膀胱机能障碍的儿童身上提取了膀胱细胞,经过培养后,把合成的新膀胱嫁接到病人本身的膀胱上(就像嫁接果树那样)。这项工作从1999年开始准备,直到2006年7名患者移植结束并且证实新膀胱工作良好后才发表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这也是世界上首例移植实验室培育器官成功的案例。
目前,心脏、肝脏和肺的培养都在动物实验上取得了突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像膀胱那样应用到临床了。
回到人工合成的个体化定制
随着用于器官制造的高分子材料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人造器官不再拘泥于单一形状的支架,病人们需要的器官甚至可以进行个体化定制了。
2011年,一位病人移植了根据自己气管的3D扫描图像制作而成的人工合成器官,而就在今年,另一位病人移植了一只以自己面部模具为基础制作的鼻子。
“我的实验室简直像是一间人体备用器官储藏室”,伦敦大学纳米技术和再生医学教授亚力山大•塞法利安(Alexander Seifalian)开玩笑说,“我们已经制作过气管、耳朵……现在我们又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人造鼻子。”不过,这只鼻子不能直接移植到病人脸上,而是要先放置在他手臂皮肤之下的一个内置气球中,4个星期后,已经生长出皮肤和血管的鼻子才会在医师监控下移植到患者面部。
近几十年来医学技术发展的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器官捐献会成为历史。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会走入一家器官定制实验室:咳,教授,这是我的器官移植需求医学证明资料。我需要订做一个左肾、一块下颌骨、一颗心脏和右脚小拇指。明年秋天我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