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爱吃鱼主要是自身生理原因所致
“幸福是什么?”有个有趣的答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对猫咪来说,鱼可算得上是美味佳肴了。
众所周知,猫最喜欢吃老鼠和鱼。猫吃老鼠很容易理解,猫是老鼠的天敌,早在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将其驯化,用来捕鼠及其他啮齿目动物,以保护谷仓。可猫爱吃鱼似乎有些说不通:猫是陆生动物,鱼是水生的,而且人们印象中大多数猫都怕水,可鱼儿缘何成了猫咪的盘中美餐呢?
这得从猫科动物的眼睛说起。
喜欢猫的人都知道,猫有一双有神的大眼睛,这与猫的食谱有很大关系。猫是夜行动物,为了适应一片漆黑的环境,它必须具备出色的视力。牛磺酸是一种能提高夜视能力的物质,这种含硫非蛋白氨基酸占视网膜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对猫眼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有促进作用。据悉,猫的食物中若缺少牛磺酸,会导致其视网膜变性,长期缺乏会导致失明。
然而猫自身体内无法合成牛磺酸。猫体内由于缺乏合成牛磺酸的限速酶——半胱亚磺酸脱羧酶,所以不能以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为原材料合成机体所需的牛磺酸,需要从动物蛋白中提取。研究表明,许多动物体中都含有牛磺酸,其中鱼贝类的含量最为丰富,老鼠体内也含有大量的牛磺酸。猫吃鱼和老鼠的“嗜好”,由此可窥见一斑。如今超市中售卖的猫粮中,也含有大量的牛磺酸。
至于在水里的鱼为何沦为陆上猫的盘中餐,有一种说法是,古埃及的渔民在尼罗河下游乘船捕鱼,而猫被养在船上捕捉老鼠。当猫食物不够的时候,渔民就会用捕到的杂鱼喂猫,猫对这种美味又营养的食物非常感兴趣,逐渐就养成了爱吃鱼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性遗传下来。
然而,这套“获得性遗传理论”却饱受质疑,因为动物进化论的核心精神是“自然选择”,后天获得“优良基因”并不被学界广泛接受。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猫都是高度适应陆地生活的。人们一提起猫,往往想到的是“家猫”,而家猫只是野生斑猫的近亲。家猫会游泳的可能不多,但它的近亲豹猫和渔猫,可都是猫家族中的游泳健将。
豹猫既擅长爬树,也能游泳。它们主要栖息在森林与雨林地带,通常为距河道较近的潮湿区域。由于会游泳,除啮齿类、鸟类、爬行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之外,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也上了它们的食谱。
渔猫,与其他猫科动物不同,趾间有半蹼,极擅长游泳和潜水,使得它们在半水生环境下行动自如。和其近亲豹猫类似,渔猫居住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流、溪流、芦苇湿地及红树林湿地等淡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不过,由于渔猫所依赖的湿地和森林被大量破坏,加之渔业资源被过度开发,这种美丽的生灵已经濒临灭绝。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猫爱吃鱼,但“过犹不及”。
原来,以鱼为主的食品组织胺含量很高,组织胺是动物体内一种化学传导物质,可以影响许多细胞的反应,包括过敏、发炎反应、胃酸分泌等。如果猫咪吃鱼过敏,再加上可能引起的消化系统紊乱,这只吃货很可能因大量吃鱼而逐渐“绝食”,甚至搭上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