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三济 > 行业新闻
抗生素副作用机制被揭晓
时间:2013-07-05 09:56:14 来源:生物探索 点击:

近日哈佛大学韦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的致病机理。研究人员发现了两个简单的策略可防治这些危险的发生。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份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

 

研究人员称,抗生素的临床水平过高可导致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损伤细胞内DNA分子、蛋白质以及脂类物质。但是通过抗氧化剂可缓解这种由抗生素导致的人体氧化应激反应。

 

医生通常很随意的为病人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想当然的以为它只对有害细菌起到杀伤作用,对人体确毫发无伤。但近年来大量研究报告已显示出一些抗生素具有显著地副作用,例如肌腱炎、内耳失聪或听力减退、腹泻以及肾功能受损等问题。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Jim Collins博士,合成生物学的先驱和韦斯研究所的核心成员,怀疑抗生素的一系列副作用源于它们触发的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是细胞内产生活性氧分子的过程,活性氧类包括氧离子、过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等,可损伤细菌的DNA分子、酶及细胞膜等。

Jim Collins博士的研究团队已经证实了抗生素杀菌的机制来自于他们能够触发细菌的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抗生素的副作用正是由于它们触发的氧化应激反应所致。

 

为了证实上述说法,俄亥俄州阿克伦的资深等离子体科学家Sameer Kalghatgi博士以及韦斯研究所的研究员来自波士顿大学的 Catherine S. Spina博士测试了三种抗生素的临床水平是否能够触发人体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这三种抗生素分别是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和卡那霉素。经检测研究人员发现,6小时后三种抗生素对人体细胞均无影响,但四天后抗生素便可引发线粒体的功能故障。

 

Kalghatgi 和 Spina为此还做了一系列生化测试,发现三种抗生素均可破坏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蛋白质及脂类。

 

“这意味着医生只有在病人需要开具抗生素时才应给与其服用,病人只有在患有严重细菌感染时才应服用抗生素。” Collins博士说。

 

研究人员还以小鼠为实验模型,服以患者就诊时所需要的通常剂量,发现抗生素同样可引发小鼠的DNA损伤,同时导致其体内谷胱甘肽(人体的天然抗氧化剂)水平下降,这也是氧化应激的另外一种迹象。

 

在防止抗生素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战斗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两种策略,其一是利用可抑制细菌繁殖但并不杀死细菌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四环素可通过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清除活性氧,从而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另外一种是修复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

 

Jim Collins博士及其团队正飞速的探索如何有效安全的使用抗生素的奥秘。许多医生只了解到抗生素的使用偶尔会导致一些副作用的产生,如今Jim 博士的这一发现解决了这一长期被忽视的公众健康问题。

 

Jim博士下一步计划模拟更多的动物试验,更深一步挖掘如何修复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

会员登录:
如您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的客服!
联系电话:400-669-0360
登陆:
  • 新浪微博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