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漫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因那些事 > 基因漫游记
基因引领生物到医学的革命
时间:2014-07-17 09:17:31 来源:生物探索 点击:
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大行业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从前端到后端:基因引领生物到医学的革命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人曾预言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谁掌握了生命科学,谁就主宰了一切。

20世纪70年代后,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在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正在为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发酵为食品、饲料领域提供了更为可观的产品工艺;

在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

\

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的结构模拟以及药物设计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它的发展为生命科学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不仅推动了基础学科的深入,而且还对医药、卫生、食品、农业等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在,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基因测序技术成本不断下降,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高通量测序、较高的精度以及可准确诊断病患基因个体化差异,使得基因测序不仅是一种优秀的分子诊断方法,而且是目前最适宜的个体化诊断方式。

基因:生命遗传的基本单元
从前端到后端:基因引领生物到医学的革命
 
\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或者称作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具有编码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成RNA,相邻的三个核苷酸为一组构成氨基酸;不同种类、数量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即蛋白质的基础结构;肽链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折叠、螺旋,最终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因此蛋白质就是构成组织器官的支架。

0.1%的基因差别造成了个体间的巨大差异
从前端到后端:基因引领生物到医学的革命
 
\

人与人之间基因的差别很小,约有99.9%是相同的。然而,正是这0.1%的差别,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类疾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基因有关。基因通过合成蛋白质等途径控制着生物体的生、老、病、死等各种生理活动,对人体的各种机能起到关键作用。

根据基因致病的个数,可以将疾病分为三大类:单基因病、多基因病、获得性基因病,显然都是由于某些基因结构或表达调控的改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如果按照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也可以分为三大类:遗传性得获得缺陷型致病基因,疾病易感基因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后天因物理化学作用或细菌病毒感染导致的基因突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疾病=外因+内因,内因即是基因,而外因又通过影响内因致病,因此基因则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关键因素。

测序,打开生物微观世界的钥匙
从前端到后端:基因引领生物到医学的革命
 
\

若想知道生命的本源,我们必须有一套成熟系统的技术来解开我们“遗传密码子的序列”。

而尽管“一、二、三、四”代测序并存,但是目前最成熟以及最精确的仍属二代技术。

2014年初,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在J.P.Morgan医药健康投资年会上宣布,借助其最新开发的测序平台HiSeqXTen,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已经降到$1000以下,这引发美国和欧洲医药行业随后几个月的连锁轰动。

\

1月诺华与Fountion合作获取基于二代测序的病人基因侧写技术;

2月强生、礼来、默克、辉瑞及赛诺菲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中心(NIH)合作,试图建立糖尿病基因组数据库;

3月GSK与欧盟生物信息学中心合作成立Center for Therapeutic Target Validation,为新药研发提供又一平台;

4月欧盟启动新一轮项目推进药物研发,计划投入30亿美元,其中二代基因测序所得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重点领域之一;

5月,IBM公司也投入了挖掘微生物测序价值的浪潮;

6月,罗氏先罗氏斥资3.5亿美金,收购DNA测序公司Genia;紧接着又大手笔投资纳米孔测序公司Stratos Genomics;

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上发布通知,首次批准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上市。

 

基因测序,如何引领个体化诊断崛起?
从前端到后端:基因引领生物到医学的革命
 

\

目前常用的基因诊断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测序以及基因芯片技术。

FISH主要应用于细胞遗传领域,如癌症检测、产前检测等,精确度与灵敏度相对较低;基因芯片技术成本相对较低,检测较为迅速,较为精准;PCR技术操作简单、快速,但只能检测一个或几个基因。

基因检测技术则在精度上更为准确,可测通量更多,是最适宜个体化诊断的分子诊断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随之下降,基因测序将引领分子诊断技术。

细胞治疗,推动个体化治疗革新
从前端到后端:基因引领生物到医学的革命
 
\

传统的肿瘤治疗主要有手术、放疗及化疗三种治疗方式,治疗过程往往伴随病人巨大的身体痛苦与心理伤害。而个体化治疗可以实现针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间的差异辨别,并只攻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在抗肿瘤领域,已经出现不少靶点药物,个体化治疗初现端倪。未来个体化治疗主要指个体化细胞治疗。且干细胞技术时个体化治疗的“万金油”,预计干细胞行业至 2020年全球市场空间将达到3000亿美元。

个体化医学:基因测序+细胞治疗
从前端到后端:基因引领生物到医学的革命
 

21世纪医学是4P医学时代,即“Predictive”、“Preventive”、“Personalized”和“Participatory”。

\

理想中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

医药巨头发现基因检测技术是未来个体化医学的核心诊断平台,是个体化治疗的诊断前提,因此不惜成本获取基因检测技术。

综上,未来医学应该是科学治“未病”(科学预防),采用基因检测技术提前对机体进行诊断,未雨绸缪发现潜在性疾病,并做好个体化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地瞄准一个靶位设计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编辑总结
从前端到后端:基因引领生物到医学的革命
 

1.生物医药行业与IT行业发展的相似性

回顾20世纪计算机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IT行业也经过了前期几十年的酝酿和发展,才得以若今天的成熟并走进千家万户。20世纪是计算机的世纪,可1900年时有人满怀希望学了计算机专业,到1965年他死前,依旧是个穷实验员。

2.产业预测:未来是留给那些具有前瞻性目光的人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医药健康、粮食、食品发酵、能源、环保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的产业发展机会。而目前,基因测序也正在被推向“转化医学”的临床应用,中国能否在产业方面走得更远、更快,还有赖于依靠体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3. 生命科学:发展中求突破

如果说从追求科学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科学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有很多问题和分支等待着突破,期待21世纪会有大发展,就像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那样。希望中国的生物信息学产业发展能够出现1-2个国际型的类似“十大种子公司、制药公司”的“个体化医学”的健康公司。

会员登录:
如您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的客服!
联系电话:400-669-0360
登陆:
  • 新浪微博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