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整理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争议的来源
郭艺芳教授介绍,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之争本质上是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之争。由于对相同证据的理解存在差异,国际指南对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推荐存在较大的不同,ESC、FDA和CCS指南偏向于持否定观点,而其他指南偏向于持肯定观点。
表1 阿司匹林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的国外学术机构推荐
表2 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临床试验汇总
备注:表1、表2来源自《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
1.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为何被否认?
2009年,Lancet杂志发表了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尽管降低总体严重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死亡)及主要冠状动脉事件风险,但对卒中风险的影响不显著,全因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和卒中死亡率均无显著下降;颅外(主要为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率增加。[Lancet. 2009; 373(9678): 1849-1860.]
2014年发表的JPPP研究未显示主要终点获益。该研究纳入60-85岁患者至少合并一项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随机分配至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或不服用阿司匹林;数据表明,阿司匹林未降低主要终点事件风险(HR 0.94,95%CI 0.77-1.15,p=0.544)。[JAMA. 2014 Nov 17.]
2.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为何被肯定?
2011年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共入选9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随机对照研究(n=100,076),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使心肌梗死减少17%(p=0.05),缺血性卒中减少14%(p=0.02),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2%(p<0.0001),全因死亡减少6%(p=0.05)。[Am J Med. 2011; 124:621-9.]
2001年发表的PPP研究纳入4495例具有至少一项危险因素的患者,旨在观察阿司匹林和维生素E(2*2析因设计)对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的疗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显著降低患者所有终点事件风险。[Lancet. 2001; 357: 89-95.]
二、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积极还是保守?
郭艺芳教授指出,抗血小板治疗是CVD风险人群的关键防线;无ASCVD者都不用或者都用均是错误的,风险评估是前提。
1998年公布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686例高血压患者及6810例无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随访22年,观察两组存活率;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存活率仍低于正常人,即死亡率高于正常人群。[BMJ. 1998; 317: 167-71.]
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在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积极多因素干预治疗组患者进行降压降脂治疗后10年冠心病风险降低,但仍残存一定的心血管风险。
高血压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即开始形成,内皮细胞功能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因此,要改善患者的预后,应该综合干预,包括降压、降胆固醇、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等,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郭艺芳教授还强调,临床药物治疗中,无不良反应的药物是没有的,获益大于风险是基本原则;需采取有效的方式来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取得最佳获益风险比。HOT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良好。
三、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2013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高血压合并下述≥2项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
肥胖(体质指数≥28kg/m2);
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病史);
吸烟。
[血压控制到<150/9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