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预测,到203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疾病负担。全球目前约3.22亿抑郁患者,我国现有5575万患者。抑郁障碍是2017年全球头号致残元凶,每年因抑郁障碍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百万。
抑郁障碍研究困境
▶诊断难: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人难以界定
▶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结构异常or功能异常?唯物or唯心?
▶科室选择?由于传统文化差异,神经科患者多于精神科
▶与多种疾病交织:几乎所有疾病都有可能伴发抑郁障碍
▶研究难度大:研究起步晚
抑郁/抑郁状态/抑郁障碍
▶正常: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兴趣降低。一般为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间短,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重度抑郁:中度抑郁症由患者个体内遗传系统(基因)存在异常,或后天环境的巨变所引起的一种情绪性功能障碍,以持久自发性的情绪低落为主的一系列抑郁症状。
抑郁患者特点:不断的挂号,不断的排队,不停的询问,不停的疑惑,不停的检查,不停的换药,不停的……
应担当:神经内科抑郁问题突出,神经内科医生责无旁贷!
国内抑郁障碍防治形势严峻。2001~2005年中国山东、浙江、青海、甘肃四省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量113,000,000占中国成年人口的12%,63004例完成第一阶段的筛查。发现中国成人人群中(≥18岁),抑郁障碍的现患率为6%,约有6100万患者。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患病率排在首位
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与成都市综合医院连续发表两篇文章调查发现:神经科门诊患者抑郁/焦虑的患病率远高于其他科室。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相关躯体主诉掩盖了核心症状
➤躯体症状:
▶失眠、早醒
▶特别容易疲劳,休息也不能缓解
▶头痛、背痛、各种躯体疼痛
▶胸闷、心慌
➤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对平时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A. Kieinman在中国的研究显示: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的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失眠、头晕、记忆衰退或丧失、焦虑、疲劳和经历丧失),93%符合临床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神经内科——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
▶帕金森病伴抑郁患病率:7%~76%
▶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病率:30%~50%
▶癫痫伴抑郁患病率:8%~48%
▶卒中后抑郁患病率:20%~72%
▶多发性硬化伴抑郁患病率:19%~54%
神经系统疾病和抑郁障碍有着共同的解剖基础和神经生化起源;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如何担当——抑郁障碍严重肆虐,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迎难而上
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组织编写卒中后抑郁(PSD)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8月正式发布。
2016年12月8日,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在云南召开常见《神经疾病伴发焦虑诊疗专家共识》定稿会。
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工作
1.即将组织编写常见神经疾病伴发抑郁诊疗专家共识
2.启动神经内科情感障碍登记
3.开设情感障碍专病门诊
4.启动常见情感障碍治疗药物大型临床试验
成人难治性抑郁
难治性抑郁症(TRD):指采用足量、足疗程的至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均无效的抑郁症。有30%~40%的患者对首次治疗没有效果,难治性抑郁患者是抑郁症疾病的主要负担。
治疗方案的选择
儿童青少年抑郁
儿童青少年抑郁是发生在6~12岁的儿童或者13~18岁的青少年患者的心境障碍,但临床表现往往没有成人抑郁明显,识别率低、诊断难度大、治疗存在风险等问题,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周期为9个月,接近7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部分症状会延续到成年。
特点
▶发病率广: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1.9%~3.4%,在青少年的发病率为3.2%~8.9%;
▶就医率低、识别率低:据不完全统计,就医率不到10%,识别率仅为30%;
▶病程长:病程一般长达9个月,70%患者的症状会迁延到成人;
▶共病率高:50%以上的患者伴发其他精神疾病共病,如物质依赖、焦虑症等。
心理治疗
➤比较9种心理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疗效与可接受性,最终认为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疗法疗效较好。
➤评估认知行为治疗儿童抑郁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最终认为认知行为治疗仅较不治疗对照有效。
➤评估人际关系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最终认为人际关系疗法有效。
药物治疗
➤比较十四种抗抑郁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最终认为氟西汀是唯一较安慰剂有效的药物,且文拉法辛等会增加患者自杀风险。
➤比较各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合并物质依赖的疗效与安全性,最终认为抗抑郁药可能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但对物质依赖改善不明显。
➤比较SSRI类药物与TCA类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最终认为SSRI类药物较TCA类药物有效,且更安全。
➤比较各种抗抑郁药物治疗青少年难治性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最终认为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疗效较好。